首页 |
|
2021年1月12日在千阳县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县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近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县人大、县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脱贫攻坚为统揽,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全面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全力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
一、 “十三五”财政发展情况
(一)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始终把财源建设和综合治税作为重中之重,探索形成了一整套壮大财源、源头管控、协调联动的综合治税工作机制,财政“蛋糕”越做越大,收入质量和可用财力稳步提高,“十三五”以来,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由“十二五”末的51%提高到6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14.8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42%,增支4.4亿元,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公共财政普惠城乡。坚持“为民、利民、惠民”导向,把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持续改善民生放在财政资金分配、支出保障的首要位置,实现了基本民生保障领域全覆盖。“十三五”期间,全县民生支出累计达到55亿元,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均保持在83%以上,入学、就医、养老、出行、住房等一大批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得到有效解决。聚力脱贫攻坚,突出精准扶贫,积极探索“多个龙头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出水”的扶贫资金管理模式,五年来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6亿元,2016年、2017年被评为全省扶贫专项资金绩效评价A级,2019年,又被评为全省扶贫绩效考核优秀县。
(三)财政改革扎实推进。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改进预算控制方式,深入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基本建立。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公务卡使用范围不断扩大,“财政云”核心业务系统顺利上线运行,直达资金动态监控机制进一步完善。持续扩大政府采购规模范围、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进电子化平台建设。启动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工作和国有资产报告制度。顺利完成乡镇财政所管理体制改革,基层财政所就地就近服务“三农”、管理“三资”、监督惠农政策落实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强化。
(四)财政管理更加精细。严格政府债务管理,制定落实举债规模、举债方式、举债程序、资金用途、预算管理、偿债责任、风险预警、应急处置等制度,有效管控政府债务,防范债务风险。五年来,共化解债务60433万元,债务化解率达到52%。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积极探索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全面加强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我县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699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13424万元。在执行中,由于年内财力发生了变化,经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批准,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调整为148560万元。
2020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012万元(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见附表),占年初预算6995万元的100.2%,同比增长3.2%,增收222万元。
各征收部门完成情况:税务局完成4969万元,占年初任务5107万元的97.3%,增长2.9%,增收138万元;财政局完成2043万元,占年初任务1943万元的105.1%,增长4.2%,增收84万元。
分项目完成情况:税收收入完成4649万元,增长3.3%,增收148万元;非税收入完成2363万元,增长3.2%,增收74万元。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6.3%。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48560万元(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见附表),占调整预算148560万元的100%,同比增长3.3%,增支4697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我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120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为12652万元。在执行中,由于年内部分收支发生了变化,经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批准,将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调整为35636万元,将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调整为22363万元。
2020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5771万元(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见附表),占调整预算35636万元的100.4%,同比增长131.6%,增收20328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2363万元(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见附表),占调整预算 22363万元的100%,同比增长63.2%,增支8662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我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7148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4515万元,社会保险基金结余29501万元。
2020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16498万元,占年初预算的96.2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5002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03.4 %(主要收支完成情况见附表)。社保基金当年结余1496万元。
目前,各项财政收支正在核实清理,补助结算对账尚在进行,最终数据还有一些变化,待决算汇审结束后,再将决算情况报请县人大常委会审议。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我县未有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故未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五)2020年财政主要工作
一是强化收入征管,开源节流,切实提高收入质量
协调组织收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减税降费与依法组织收入的关系,在贯彻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强化税收目标管理,细化任务分解,加强与税务部门的信息沟通,协调解决征缴中的矛盾和问题,准确把握税收动态,及时督促收入足额入库,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012万元,税收占比达到66%。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全年争取到位各类资金15.5亿元,较上年增加9000万元,其中:新增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2296万元,特殊转移支付8226万元,抗疫特别国债7580万元,抗疫特别国债省级预留资金1787万元,新增债券收入5255万元,为“六保”“六稳”和重点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统筹盘活沉淀资金。加大对财政存量资金的清理力度,将支出进度慢、超过年限的以及受疫情影响难以形成支出的资金,收回统筹用于急需领域。收回财政存量资金3135万元,统筹安排使用2613万元。强化厉行节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压缩一般性支出。
二是提升民生保障,突出重点,推动社会事业发展
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统筹财力,按时发放干部职工工资及津补贴,按政策落实各项民生配套资金,保障了县镇机构的正常运转,全年民生支出12.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政策兑付落实有力。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共安排资金20985万元,落实城乡低保、养老、特困供养、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医疗卫生、大病救助等重点民生政策。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积极协调开通资金拨付绿色通道,保证以最快速度拨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资金322万元,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强的财力保障。投入资金2.31亿元,落实了中小学公用经费、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薄改工程等资金,免除了学前教育幼儿保教费,为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下达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体育馆免费开放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补助资金3293 万元。积极落实支农惠农政策。持续增加对农、林、水等农业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等投入。全年共下达“三农”资金3.24亿元,通过惠农补贴“一卡通”兑付方式,发放各类惠农补贴6853万元。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按标准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村组干部报酬,确保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全年共拨付项目资金11331万元,主要用于文化艺术中心、迎宾大桥建设、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增减挂等项目,县域综合能力大幅提升。
三是落实重点工作,服务大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县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领、带动作用,全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焦三大攻坚战。坚持把财政资金向精准脱贫聚拢,集中力量致力于支持科学治贫、精准脱贫。按照不低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的比例安排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加快统筹整合涉农专项资金力度,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6080万元,认真落实脱贫攻坚巡视问题整改,加强扶贫资金监管,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规范使用。加大政府债务化解力度,全年化解隐性债务16102万元,累计化解31097万元,确保政府隐性债务“只减不增”。在污染防治工作中,多方筹措资金,全年安排资金1.3亿元,全力支持绿化造林,农村清洁能源双替代、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全面整治人居环境卫生,防治环境污染,保卫碧水蓝天。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拨付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294 万元。规范涉企收费,年内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费项目5个,减少收费5万元。落实减费降税和各项涉企优惠政策,惠及中小企业约237户,资金490 万元。落实减免中小微企业承租行政事业单位用房房租20万元,落实减免小微企业和个人工商户房屋租金418万元。促进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纾困解难,有效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支持平安千阳建设。紧紧围绕全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统一部署,加大对行政政法工作的经费支持,在县级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按照上级要求,全额保障公安局人均公用经费达到每人每年3万元、司法局人均公用经费达到每人每年1万元、政法委人均公用经费达到每人每年1.05万元的标准。县级安排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经费60万元。保障了我县政法系统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为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升我县社会治安水平、人民幸福指数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严格实施监管,开拓创新,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继续推行综合预算管理。按照“两上两下”的预算编制流程,统筹财力,按定额细编精编2020年部门综合预算。全面推行“财政云”系统预算管理,规范支出审批程序,严格控制了预算追加。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将所有预算支出全面纳入绩效目标管理,实施部门(单位)整体、政策和项目绩效自评,将绩效关口前移,对新出台重大政策、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全县预决算报告及“三公”经费预决算,经县人大批准后第一时间在县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开。督促全县59个预算单位(除涉密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公开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公开内容全部细化到支出末级科目,公开内容和公开范围均实现了全覆盖。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将政府采购监管从事前审批向履约验收、后续服务延伸,规范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管理,实现政府采购从重过程向过程、结果并重转变,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助力政府职能转变。全年共完成政府采购资金12729万元,占目标任务3900万元的326.4%,占采购预算16660万元的76.4%,节约资金3931万元,节支率30.9%。深化财政“放管服”改革。根据放管服工作要求,开展“互联网+监管”事项梳理填报工作,完善系统录入、审核、普通角色设置,认领监管事项并填报检查实施清单,为上级完善监管平台数据提供了基础信息。不断加强财政监督。认真落实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要求,全面准确向人大反映支出预算和政策落实情况。加快推进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对联网监督发现问题的处理反馈机制。每月按照人大联网工作要求,报送预算收支月报及部门预算执行数据,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落实政府向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公开透明。
2020年,财政预算目标任务全面完成,道路艰辛,成绩不易,这是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通力合作,砥砺奋进的结果。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财政运行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受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影响,财源乏力;新增工资及精准脱贫、环境保护、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项目刚性支出增加较多,政府债务负担较重,偿债压力增大,财政收支矛盾愈加尖锐。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措施,积极应对,逐步加以克服解决。
三、2021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根据2021年全县经济发展目标,综合考虑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脱贫攻坚、污染防治等政策性增收因素,以及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逐年清理和取消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等减收因素,2021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计划为7205万元(主要收入项目预算情况见附表),同比增长3%,其中:税务局5219万元(含专项收入),财政局1986万元。按照财政收入计划和现行财政体制测算,2021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7205万元,加中省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结算补助等上级补助收入55219万元,减上解上级支出2000万元,全县公共财政预算可用财力为60424万元。预列2020年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60000万元(含债券收入),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初步安排120424万元(主要支出项目预算情况见附表)。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21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5000万元,预列2021年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000万元(主要收入项目预算情况见附表),上年结余5078万元,按照“当年收入、当年支出”的原则,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2078万元(主要支出项目预算情况见附表)。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2021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9952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5969万元,当年结余资金3983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31225万元(主要收支项目预算情况见附表)。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2021年我县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及支出,故未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五)2021年财政重点工作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财政部门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省对当前形势判断和明年经济工作大政方针上来,坚持新发展理念,携手奋进争朝夕,不忘初心惠民生,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面对新机遇、新目标和新挑战,我们将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抓生财理财,全力以赴促收入。积极抢抓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主动把握国家、省市宏观政策导向,力争对上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实现新突破。推进依法治税,既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又要降低非税收入比重,推动全县财政收入有质量、可持续增长。
二是抓共享发展,不忘初心惠民生。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非刚性支出,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完善预算执行约束机制,切实盘活资金,避免资金沉淀闲置。突出民生兜底,扎实做好“三保”工作,确保对教育、科技、社保等公共领域的投入不减少、资金不拖延、政策不变样。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加大生态环境治理投入,让千阳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蓝天永驻。
三是抓机制创新,持之以恒推改革。加快财政云建设步伐、进一步细化“四本预算”编制,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加强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强化对重点民生支出和重大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做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运用”。严格执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妥善化解存量政府债务,完善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及化解机制。
四是抓规范管理,多措并举强监管。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督体系,健全财政监督机制,建立人大、审计、财政、部门相互联动的预算执行监督体系,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加强专项资金检查,健全内控机制,推动绩效评价、资产管理、财政监督、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与预算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机结合,构建“六位一体”财政运行新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各位代表,2021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全力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奋力谱写新时代千阳追赶超越新篇章。
目 录
一、一般公共预算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表18 2021年本级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分区域预算表.xls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表24 2021年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分区域预算表.xls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五、其他附表及说明